天津市检察院刑事执行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研判流程图。
为实现智能化线索筛查,天津市检察院刑事执行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下称“平台”)于2020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减刑假释案件跨部门网上协同办理,切实解决了纸质卷宗和法律文书送达需要消耗较高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问题。2021年,该院将全市检察机关排查的18万余件“减、假、暂”案件导入平台系统,将30年以来的相关数据予以保留并呈现,为数字赋能检察监督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深入分析数据,研发孵化出减刑假释智能高效审查监督模型、罪犯计分考核监督模型、罪犯消费监督模型等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2022年,该平台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数据汇集:数据源来自天津市监狱管理局,主要包含罪犯档案信息、提请减刑信息、电子卷宗、计分考核信息、消费信息、账户信息、奖惩信息、判决信息等。采集的信息种类多、数据量大,平台支持系统对接、数据导入、数据录入等多种采集方式。
数据清洗:平台搭建通用数据模板导入工具,对数据进行转换处理,解决了各类业务数据模板多样性、数据格式多样性、数据内容多样性的问题。建立数据仓,提供结构化数据环境,面向不同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集成数据应用,帮助检察官从大量资料中快速有效地分析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刑罚执行法律监督分析奠定数据基础。
数据模型:平台将刑法、相关司法解释等关于减刑假释的法律规定,以及一线办案检察官的办案逻辑、办案经验融入模型中,与系统从数据仓自动抓取的罪犯基本信息、判决裁定信息、罪犯改造表现信息等案件数据进行比对碰撞,建立减刑假释智能高效审查监督模型。系统通过模型运算自动输出量刑建议结果,审查结果由人工进行确认,利用智能与人工结合,进一步落实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相关要求,确保办案质效。
与此同时,该院依靠不断积累的监狱管理数据,衍生研发了包含罪犯计分考核、罪犯消费等其他法律监督模型。其中,罪犯计分考核监督模型是从考核指标和罪犯服刑表现角度进行建模分析;罪犯消费监督模型是对单一非生活必需品大量消费或消费过高的情况入手进行建模分析,结合财产刑履行情况、减刑情况,找出可能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
平台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对线索数据横向穿透,以问题为导向,绘制法律监督线索和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图形化方式集中展示,提升了办案人员收集线索的效率。以罪犯消费监督模型为例,当发现某个罪犯出现消费异常现象时,可通过图谱关系关联出其是否有违规违纪信息、财产刑是否未履行,若罪犯存在高额消费且未履行财产刑时,可进一步查看其是否有违规减刑的情况,且通过线索关系可进一步排查该罪犯同监区同监舍的其他罪犯消费情况。
平台借助大数据技术,快捷、高效地收集数据,在网上协同办案传输电子卷宗、文书基础上,通过模型运算,几秒钟便可输出线索结果。检察官据此针对可疑重点案件,有效进行分析研判、开展监督治理。
平台还打通了检察机关与监狱司法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网上流转办案,扩充了更加全面详细的数据资源,有效实现数据共享。通过数据采集工具,将历史案件电子化,将不同机关单位系统之间的数据进行转换,完成统一数据标准库建设,在确保数据安全基础上解决了数据治理的基础性难题。与此同时,实现与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对接,解决不同办案平台需要重复录入数据的难题。
2022年,最高检第五巡回检察组在开展巡回检察工作时,依托该平台,采集25种200余万条相关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22个与巡回检察工作相关的刑事执行法律监督数据模型。模型的深度应用和拓展开发对监狱检察监督和巡回检察工作发挥巨大功效,在深度分析数据、精准发现线索的同时,还助推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