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心路”变为“舒心路”
宁波江北:量身定制交通优化方案护航孩子上学路
本报讯(记者蒋杰 通讯员汪子桐)清晨7点30分,正是学生们上学高峰期。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中心小学校门口,涌入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在志愿者的有序引导下被巧妙分流、集中停放,一个个交通护栏守护着学生们在车流中安全穿梭。“以前这里是我们的‘堵心路’,现在真是大变样,交通状况改善太多了!”接送孩子的家长们纷纷发出感慨。
家长们的“堵心路”变为“舒心路”,这一变化得益于江北区检察院制发的一份检察建议。
2024年6月,江北区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慈城中心小学与对面的居民区仅隔一条马路,而作为居民出行、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这个关键的交通路口却没有设置交通信号灯,也没有减速、限速等交通标志。每到上下学的高峰时段,车辆频繁停靠、转弯、掉头,使得本不宽敞的路口变得更为拥挤。
“路况不整改、隐患不消除,学生的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在江北区检察院召开的检察官联席会上,这一难题被提出讨论。随后,该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并开展调查。针对路口交通属于镇政府管辖还是交警部门管辖,经检察官反复沟通,多个部门最终达成共识,由镇政府牵头负责该小学路口交通设施的整改,其余部门积极配合、合力整治。
如何制定最符合该小学附近交通规律的整改方案?在江北区检察院的协调下,镇政府、交警部门等通过实地勘查、模拟车流情况、分析研判交通管理大数据等方式,量身定制了一套交通优化方案:路口西侧的护栏加长,仅在接送学生期间打开,起到分流、分区作用;路口东侧斑马线增设警示桩,限制该时段车辆左转及掉头;路口其余方向明确划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通行空间,提升通行效率……
经分析研究,江北区检察院依托交通优化方案向相关行政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一方面尽快完善学校周边交通设施设备,另一方面尽早加强人员力量,切实保障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
收到检察建议后,有关行政部门迅速开展整改行动,补齐了学校周边交通标志、人行护栏等安全设施,同时在上下学时段增派交通引导员,对校园周边交通秩序进行疏导。整改措施落实后,该小学门口交通状况焕然一新。